自閉症
Archived Posts from this Category
Archived Posts from this Category
Posted by admin on 14 Apr 2007 | Tagged as: 自閉症
人們常常稱自己的孩子為“寶貝”。然而這種“寶貝”,並不是爲著自己賞玩的,而是自己的財富、家庭的財富、人類的財富。因此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必須用心將自己的寶貝打磨成世界的財富;如不用心打磨,或許有可能會成爲家庭與社會的負擔。
據最新統計,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罹患各種疑難雜症的機率已經有著明顯的升高趨勢,就拿自閉症來説吧,據最新統計數據,其發病率目前已經高攀至6.6‰,也就是說,每150個孩子中間就會有一個患上自閉症。
由於西醫目前還不具備有效療法,因此,一旦自己的孩子患上自閉症,就等於給整個家庭都蒙上一層厚厚的陰影;因此很多家長都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會患上這種討厭的疾病,甚至有些年輕夫婦出於這種擔心而不願意生育。
事實上對於許多疾病,西醫目前無法治療並不等於就不能治療,如若能夠認真掌握好時機,自閉症完全可以通過中醫療法而得到治愈,而且自閉症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預防。不過問題的關鍵在於家長是否能夠真正重視到這個問題,是否真正願意提供孩子正常發育所必須要的條件;如若能夠做到這些,孩子的健康發育應該說不會出現大的問題。
我們知道,孩子不會自然長大,他的每一點成長,都滲透著父母所耗的心血。因此要達到預防的目的,家長就必須懂得正常的育兒知識;應該懂得多把心思放在孩子成長的一點一滴的細節上。從目前自閉症發作機率的地區差別顯示,許多處於現代優裕生活條件下的父母,並沒有很好地盡到父母的責任。他們或許以爲只要將孩子養大就行了,因此沒有能夠提供孩子成長的許多必要條件。
我們每個父母都會深愛著自己的孩子,都會盡心盡力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條件;但僅僅這些還遠遠不夠,要知道,我們許多家長甚至連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到底需要什麽都不十分清楚,似此,家長又如何能夠做好家長呢?
譬如許多家長為孩子提供著豐富的食物,他們常常會過多地給孩子餵食,希望孩子因此而能夠快點長壯長大;他們或者會擔心孩子容易出現意外,因而會盡量多買些玩具讓孩子在家裏面玩,以避免由於接觸外界而受到傷害。事實上這種多食少動的封閉生活對於孩子的發育極不健康,根本不是孩子健康成長所需要的,類似的撫養方法甚至有可能會使自己的孩子患上自閉症。
雖然自閉症的發生至今仍然是個謎,但人們已經從其發病規律中觀察到,除了顯著的先天遺傳因素之外,孩子在大腦發育時期缺乏有利的生活條件應該屬於自閉症多發的主要因素。人們通過腦部掃描後發現,自閉症患兒負責了解社交訊息的感覺皮質區比正常人要小,負責協調能力的小腦和負責理解他人意圖的區域會比正常人小,負責處理情緒的區域杏仁核也會比正常人小等等。正是由於上述腦部發育的異常,患兒才會出現自閉症的臨床症狀。
值得探討的是,是什麽原因會導致患兒出現腦部發育不正常呢?人們常常多將其歸咎於遺傳而不重視環境的影響。曾經有人對於自閉症患兒的家人進行過類似的腦部掃描,發現其中某些家長有著與自閉症患兒同樣的腦部組織發育問題,因而會認爲自閉症的起因源自遺傳。
筆者覺得這種遺傳推論的依據不足,事實上大部分自閉症患兒的家長都很正常,而且其中不乏高智商者;況且許多孩子在1歲時發育正常,但到2-3歲左右卻出現問題;有些多子女家庭也只有一個孩子異常。而且,自閉症的高發作率一般多在相對富裕的地區,這些都難以用遺傳來解釋。因此筆者會認爲,僅僅只是將自閉症的病因歸咎於遺傳是很不恰當的。
事實上嬰兒從出生後一直到3歲這段時間,屬於腦部細胞急速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這段時間内,任何有礙於腦部發育的環境和撫養方法,都會影響到孩子腦細胞的正常發育。新聞中常常報道的狼孩、羊孩都是這個道理,在那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行爲除了模仿哺育其成長的動物以外,完全不具備人類生活和學習習慣的正常刺激;當然,誰也不會由此而認定他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動物行爲屬於遺傳所致。如若對他們進行腦部掃描的話,其腦部組織的發育肯定存在著更爲嚴重的問題,因爲簡單的動物言行無法刺激人腦的正常發育。 Continue Reading »
Comments Off on 淺談預防自閉症
Posted by admin on 11 Oct 2006 | Tagged as: 自閉症
自從美國精神病科醫生Leo Kanner1943年提出並確定下來 AUTISM (“自閉症”,中國稱之爲“孤獨症”)這一概念以來,自閉症就像謎一樣困擾著世界。根據目前國際最新統計數據,歐美國家目前自閉症的發病率為千分之二至千分之六,而中國至少有二百萬以上這類患兒。隨著出現自閉症的患兒群體不斷擴大,自閉症一類的相關疾病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在目前階段,自閉症的診斷依據主要是以觀察患兒的臨床症狀爲主。我們知道,常見的自閉症狀有如下幾點:
其一、患兒的目光閃爍,常常迴避他人的眼光。患兒常常對家人呼喚毫無反應,某些家長會因此而認爲患兒的聽力有障礙,繼而會去做聽力檢查,檢查的結果當然不會是發現異常。
其二、不關心周遭所發生的事情。患兒對於周遭事物沒有興趣,許多人由此而得出“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的結論。孩子通常都無視周圍發生的所有事情,即使處於極端危險的狀態亦然;因此,許多孩子出門時常常到處亂跑,絲毫不會顧及是否存在危險等問題。
其三,説話能力較差。有些孩子或許一歲左右時可以開口説話,但到兩歲左右則可能完全不出聲;或許3-5歲後又重新獲得説話能力,但大多數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障礙,不會主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
其四,患兒的學習能力低下。有些患兒原來或許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但在2歲左右時可以發現患兒的學習能力顯著降低。
其五,患兒的日常行爲中有著電腦程式一樣的規律,只要程式稍有變動,就會出現情緒上的波動,因而常常會莫名其妙地哭鬧不已。
其六,喜歡獨處。由於交際能力障礙,患兒一般不願意交朋友而喜歡一個人獨自玩耍,並存在獨語或自說自畫狀態。
大凡具備上述體徵的患兒,一般都會診斷為患有自閉症。
從孩子上述病態行爲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些症狀的發生應該屬於中樞性的,而且有些是屬於漸進性的。依據現代醫學理念,自閉症的病因病理除了遺傳基因等因素外,主要還是由於大腦組織結構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障礙所致。
近期曾有相關報道提示,有人通過腦部掃描後發現,自閉症患兒負責了解社交訊息的感覺皮質區比正常人要小,負責協調能力的小腦和負責理解他人意圖的區域會比正常人小,負責處理情緒的區域杏仁核也會比正常人小等等。正是由於上述腦部發育異常,患兒才會出現自閉症的相關臨床症狀。
由於自閉症的病理關係著大腦中樞的發育狀況,因而在目前階段西醫暫時還沒有較爲有效的療法,故只有將其歸納為“絕症”。但是,現代醫學無法進行有效治療並不説明自閉症就真的無法醫治,中醫療法治療自閉症有著較爲顯著的臨床療效,目前筆者在美國就已經有著三例自閉症患兒的治愈案例。 Continue Reading »
Comments Off on 自閉症痊愈辨析
Posted by admin on 06 Oct 2006 | Tagged as: 自閉症
筆者曾經拜讀過許多關於自閉症的文章,其中有些是介紹關於西醫的另類療法,其對於某些個別病例或許有著一定的療效;還有些是家長對於孩子進行有效的功能訓練的體會,其不懈的摯著精神非常令人欽佩。但筆者注意到在幾乎所有的文章中,談論得最多的都是如何對孩子進行功能訓練、而不是針對自閉症疾病本身的治療問題
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由於現代醫學認爲自閉症屬於不治之症,故迷信於現代醫學的人們就以爲只有功能訓練這麽一條路可走,期望能夠通過功能訓練來讓孩子的病情得到改善,以致出現目前這種“以練代醫”的奇怪現象;某些個別家長甚至將筆者能夠治愈自閉症的説法認作是江湖郎中的訛詐之詞而不屑一顧。
當然這種現象的出現並不代表家長不願意治愈自己孩子的疾病,而只是反映出人們崇拜現代醫學的盲目;因爲人們常常以爲西醫的蓋棺定論是不可超越的,更何況是他們難以理解的以模糊概念爲主體結構的整體醫學—中醫,以致會出現這種偏見而貽誤自己孩子的病情。
事實上,作爲發展中的現代醫學,其對於很多疾病並沒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和有效的療法,因而會將這些疾病斷定為[疑難雜症]或者[絕症],以致使得許多這類患者得不到有效的西醫治療。而無數的臨床案例業已表明,有許多這類患者通過中醫療法而得到治愈,從而形成一個個的“臨床奇跡”;就是筆者在美國的幾年時間裏,也已經治愈三例自閉症患兒。可見,迷信西醫現狀的結果只會耽誤自己孩子的病情。
由於迷信自閉症無法治愈的結論,許多家長把功能訓練當作能夠給予孩子幫助的唯一希望,因此,他們會忽視(有些是無法得到有效的中醫治療訊息)對於孩子疾病的有效治療,而只是寄希望於功能訓練。
由於這類訓練對於孩子的某些個別方面有著一定的幫助,能夠幫助孩子獲得某些特定的技術能力,因而人們常常會將這種功能訓練的成果看作是治療效果,這是錯誤的。嚴格來説,功能訓練只能是屬於教育性質,而自閉症的臨床治療則屬於醫療行爲,二者在學術概念上是不應該混淆的。
前面曾經提到過,如若依據現代醫學目前的醫療理論,自閉症這個病是無法治愈的,因而無法通過西醫療法治愈自閉症。而中醫療法完全能夠治愈自閉症,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此外,人們還觀察到,通過某些特定的功能訓練,患兒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會有所增強。那麽,在自閉症的治愈與患兒的功能訓練之間的關係問題上應該如何看待呢?
筆者以爲,疾病的治愈與患兒的功能訓練應該屬於兩個不同的概念。首先,疾病的治愈與否應該與當初的診斷依據是否發生變化有關,如若當初診斷的依據(西醫包括臨床症狀和檢驗數據)得到改善、乃至消失,則説明該病已經得到控制或者痊愈;如若疾病的臨床症狀依然存在,即使患兒通過功能訓練後在某些方面的能力能夠有所改進,也並不能説明孩子的病情已經好轉或者痊愈。 Continue Reading »
Comments Off on 自閉症的治療和訓練
Posted by admin on 01 Jul 2006 | Tagged as: 自閉症
“吳大夫,我覺得孩子的病已經好了。”葛先生這樣對筆者說。的確,經過將近一年時閒的治療,他的孩子已經基本上完全恢復正常。看著孩子天真活潑的形態,聽著孩子靈活多變的話語,筆者與葛先生一樣感慨,畢竟這是我們雙方都傾注入大量心血的成果。面對渴望已久的收穫日子,能有哪個人不會感慨萬分呢?!
記得當初討論孩子患病的問題時,葛先生和太太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分歧。 葛先生認爲孩子有患上自閉症的可能;而太太卻認爲孩子很乖,也很聰明懂事,認爲不應該屬於病態,期待著孩子長大一點時上述問題會好一些。由於誰也説服不了誰,葛先生曾爲此徵詢筆者的意見。筆者認爲孩子已經很清楚地顯現出自閉症症狀,而且根據自己的經驗預計在未來的半年時間内將屬於症情的快速發展期,需要及時進行中醫調治,否則病情將會明顯加重。為了弄清孩子的問題,葛先生與太太又一起到網上查詢自閉症的相關訊息,並與自己的孩子逐條進行對照。嚴酷的事實擺在孩子家長面前,使得他們不能不正視現實。想到自己心愛的孩子罹患這種“絕症”,葛太太心裏難受極了,在帶孩子初診時,其眼淚不停地往下流。記得筆者當時給葛太太談了自己對孩子病情的看法,認爲孩子的病情並不太嚴重,而且孩子的初診年齡處於明顯有效期之内,如若立即進行中醫調治,孩子的症情會得到較快改善。筆者根據自己幾十年的臨床經驗,並結合孩子目前的狀況進行認真考察後,認爲她孩子的病完全能夠在一年的時間内基本治愈。
里德(RAYD)初診時只有兩歲半,當時的説話能力出現明顯減退,從一歲時可以叫“爸爸”“媽媽”的正常狀況,退化到不願吭聲,怎麽也不肯開口説話;孩子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常用行爲來替代。孩子的眼神也變得飄移,常常躲避著他人的眼神;對於家長的叫喚完全沒有反應,表現得像個聾子。孩子喜歡獨處,從來就是一個人“乖乖”地自己玩,不願意理睬他人;比較任性,有誰要是干擾到他所愛的東西則會出現較爲強烈的反應;其有著固定格式的思維和行爲,打亂就會哭鬧不休。患兒原來喜歡讀書,學習知識的能力較強,自發病以來,學習效果明顯減退,只是保留在一歲時的水平上。 Continue Reading »
Comments Off on 自閉症痊愈第三例
Posted by admin on 07 May 2005 | Tagged as: 自閉症
繼自閉症患兒布朗康復後,又一例自閉症患兒的臨床治療已經基本完成。近期筆者向喬治的家長表達了自己的意見,認爲患兒症情的改善已經達到家長當初所提出的要求,喬治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等方面已經表現出明顯的進步;孩子當初的自閉症診斷依據基本消失,因此可以認爲孩子的自閉症已經痊愈。
喬治的治療期比布朗長得多,有一年半的時間(布朗只有四個月)。在這漫長的治療過程中,孩子的症情經歷過許多起伏。剛開始的三個月治療時間中,孩子的症情改善較爲明顯;在接下來的二、三個月裏,孩子的症情改善似乎處於停滯狀態,但是家長並沒有輕言放棄,而是更加細心地去觀察孩子各方面的微小變化,更加認真地對孩子進行多種訓練。在觀察中他們仍然不斷地發現孩子在各個方面的症情改善。由於他們對於筆者的醫術以及對於療效的許諾十分信賴,因此他們很有信心。在家長的堅持與配合下,筆者終于能夠完成這例自閉症的治療。
喬治3歲前發育基本正常,未見任何明顯病因,祗是比較貪吃,喜好甜食,故其自閉症病因可能為飲食不當。患兒自3歲起即出現孤獨表現,主要體現在有其他孩子時的哭鬧,不喜歡參加群體活動。5歲時被診斷為自閉症(Autism),6歲時被學校鑑定為“輕度智障”。初診時喬治近8歲,在智力方面,患兒成長緩慢,有跟不上年齡的感覺;其思維表現較爲幼稚,煩躁,多動,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不能進行較深層次的對話,不能敍述已經發生的事情。
對照檢查:大運動行爲為正常兒童狀態。
精細動作為正常兒童狀態。
適應能力為正常兒童狀態。
語言行爲為5歲正常兒童狀態。
社交行爲為4歲正常兒童狀態。
患兒09/20/2003初診,接受推拿和中藥治療。經過半年的調治,至2004年03月時,患兒的語言行爲和社交行爲均已成長為6歲正常兒童狀態;學校在2004年04月14日每年一度的評估中,認爲孩子的整體狀況明顯改善,已經不具備“輕度智障”的體徵,從而摘掉了“輕度智障”的帽子。
由於交流障礙,喬治當初的脾氣較為煩躁,動輒就會大哭大鬧。譬如當時家中有位朋友的孩子,患兒就一直哭鬧,甚至嘔吐,直到那位孩子離去爲止;家人出門時,必須事先與其溝通,否則就會鬧個不停;孩子喜歡獨處,不願意參加群體活動等等。經過治療,孩子在與人的交往過程中變得比較融洽,開始表現出關心家人,如幫妹妹收拾玩具,能與家人一起吃飯,關心媽媽有沒有吃生煎包子,並主動將自己包子内的肉餡送給媽媽吃,常與家人擁抱以示親熱等等。之後,患兒變得比較大度,不是過多地計較自己的得失;患兒的情緒變得始終歡愉,家長外出不用先打招呼,可以隨叫隨走;與兄妹均能愉快地玩在一起;有次哥哥不小心把倒給他的一杯果汁喝了,當家長批評哥哥後,將僅餘的半杯倒給他時,他也能愉快地接受。患兒變得比較乖巧,知道以討好家長的方式來獲取零食。患兒較爲聽話,懂得禮貌,譬如吃完餅乾後會對家長說聲“謝謝”。在社會交往方面,孩子在學校裏曾主動要求幫助同學學習;甚至能夠在等待家長接回家的短暫時間内,與外校的學生交談甚歡,上述表現顯示,喬治的自閉、孤獨的症狀已經基本改善。 Continue Reading »
Comments Off on 自閉症痊愈又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