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005
Monthly Archive
Monthly Archive
Posted by admin on 11 Feb 2005 | Tagged as: Uncategorized
“啊……啾!”隨着一聲響亮的噴嚏,周先生的腰閃了,躺在床上幾天不能起來。昨天他終于可以站了,但不知什麽原因,這個腰祗能“哈”,直不起來,屁股翹得老高,無奈到醫院裏一檢查,診斷結果為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又稱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症,其主要病理為腰椎間盤中的隨核從纖維環破裂處逸出,壓迫到神經根所致。目前,西醫對於該病的治療主要有封閉、牽引、手術三種。封閉治療主要是將激素類藥直接注入患處,以緩解疼痛。其不足之處是此類藥物可能會促進突出髓核纖維化,並與周圍組織發生粘連,從而增加進一步治療的難度。牽引治療能夠增寬椎體之間的間隙,減輕突出物對於神經根的壓迫;並能降低椎間盤内的壓力,甚至形成負壓,有利於呈嵌頓狀態的髓核回納。手術治療能夠直接摘除突出的隨核,消除壓迫症狀。目前尚有顯微抽髓手術,療效較爲明顯;但由於髓核的祛除難以完全乾淨,且可能損傷正常組織,很多患者手術後的感覺難盡人意。筆者一九八七年接診的德國杜伊斯堡原市長約瑟夫•克林斯先生即屬於此,其手術刀口僅米粒大小,做得很成功,但他仍然覺得腰部很不舒服。同時,即使手術比較成功,這類患者由於機體椎間軟骨及肌纖維等組織的退變,腰椎間盤突出症比較容易重新發作,故第二次、第三次手術的案例並不少見。因此,腰椎間盤突出症目前仍被列爲疑難雜症范疇。由於文化的差異和生活的習慣不同,該病在西方人群體中的發生率高過華人。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觀
Comments Off on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觀
Posted by admin on 11 Feb 2005 | Tagged as: Uncategorized
脊柱側彎症,是指由於脊柱向兩側彎曲而出現一系列症狀的疾病。目前,這類疾病在臺灣等地區兒童中發作率較高,其中女性多過男性。
顧名思義,該病主要症狀為脊柱側彎。這種側彎主要表現為脊柱出現左右彎曲,常呈“S”或“C”狀;同時,在脊柱的胸腰段還會有程度不同的脊柱輕度旋轉存在。由於這種旋轉,導致患者背後腰肌部分出現一邊高、而另一邊低的狀況,但在治療之前這種偏高偏低的狀況在前胸表現並不明顯。脊柱側彎症還有個明顯的體徵是患者的肩膀一邊高,一邊低,這個症狀是發現脊柱側彎最好的體徵,只要你站在患者的背後,使患者呈立正姿勢,你就可以明顯地觀察到脊柱側彎的問題。此外,這類患者的盆骨應該是歪斜著的,如果從背後按壓患者的髂後上脊,你就會發現也有一邊高一邊低的現象。由於盆骨的左右傾斜,患者還會出現所謂的“長短腳”(並非兩腿長度不一致),重者需要在“短腳”一邊的鞋中墊上適當高度的墊片或者穿上特製的鞋方能維持身體的平衡。脊柱側彎症在青少年時期屬於漸進性疾病,如若不進行治療或者治療不當,可能會繼續惡化:譬如出現早期脊椎退變,出現惱人的腰酸背痛;或者出現胸廓變形,重者可能會導致心肺功能障礙;或者由於外觀畸形,有可能引起青少年心理失去平衡,出現自卑、自暴自棄、離群獨處等心理障礙問題。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談脊柱側彎症的中醫診治
Comments Off on 談脊柱側彎症的中醫診治
Posted by admin on 11 Feb 2005 | Tagged as: Uncategorized
膝痛是臨床上較爲常見的疾病,人們常常為其所苦,許多人在上下樓梯或上下車時即有膝關節疼痛或者難以負重的感覺。以病因分類,膝痛主要分爲外傷性膝痛和勞損性膝痛兩大類。一般來説,外傷性膝痛乃超負荷外力損傷所致,多呈急性發作,可見於任何年齡;勞損性膝痛多見於中老年人,其病因主要為老年性組織退變和長期的膝關節積累性慢性勞損,外傷性膝痛如若治療不當,也可轉化為勞損性膝痛;此外,風濕類疾病也可導致膝痛。膝關節疼痛患者在天氣變化之際常常會加重疼痛,但出現這種狀況並非一定是患上了風濕性膝痛,許多人驗血時抗[O]、血沉、類風濕因子均為正常值,因此不能診斷為風濕病;這種因氣候變化而加重的膝痛,可能是由於機體的適應能力降低,對於環境氣候的變化比較敏感而已。
膝關節是人體較大而又複雜的負重關節,其結構穩定且靈活,所承受的應力較大,容易造成損傷。在日常生活中,跌撲閃挫或過度勞損都可導致膝關節、關節囊、韌帶、滑膜、半月板等組織的損傷。由於膝關節結構複雜,各種不同的組織結構或者不同形式的損傷都會導致膝關節疼痛,如膝關節炎、膝關節損傷、膝關節粘連、類風濕性膝關節炎等等,都可出現膝痛。而膝關節側副韌帶、半月板、髕骨、髕下脂肪墊以及膝關節滑膜等組織損傷也可引起膝痛;甚至於膝關節相關的肌纖組織(如膕繩肌、腓腸肌等)傷損也可導致膝痛。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 談膝痛的中醫診治
Comments Off on 談膝痛的中醫診治
Posted by admin on 11 Feb 2005 | Tagged as: Uncategorized
自閉症患兒的命運完全掌握在家長的手中;在三十餘年的臨床研究中,筆者對此深有體會。
對於自閉症,目前西醫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通過語言或行爲的訓練,試圖對患兒有所幫助;然而這種方法療效有限,尤其是對於智力中樞損傷的孩子更是如此。因此,大多數家長對於自己孩子的康復已經不存希望,只能認命。但是還是有那麽一些家長不肯服輸,愛心驅使他們進行不懈的努力,希望能找到能夠治療孩子疾病的方法,哪怕只是一點點症狀上的改善也好。筆者三十餘年臨床中所結識的這類家長的確可歌可泣,他們的愛心均已得到回報,通過中醫治療,孩子症狀上所出現的好轉、甚至痊愈使他們得到最大的安慰。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 談家長的心態
Comments Off on 談家長的心態
Posted by admin on 11 Feb 2005 | Tagged as: 自閉症
通常人們在患病後得到康復總會感到滿足,尤其是患有自閉症這類近乎絕症的患兒,按理來説家長應該為自己孩子的自閉症得到痊愈而更加高興;但筆者此時所面對的,常常是家長在得知孩子病情痊愈後所表現出來的困惑。
自閉症患兒布朗生於1999年10月份,屬於輕度自閉症。3歲的布朗初診時的主要症狀為沒有自主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能力僅為兩歲正常兒童狀態。患兒能夠重復他人的話語,吐詞清晰,但無法表達自己的意願;同時嘴中不停地講著誰也聽不懂的話。譬如,別人說“吃飯”,他可以跟著說“吃飯”;但當他想吃飯時,卻無法用語言表達而說出“吃飯”二字。當他感覺到委屈時,常常需要好幾秒鐘後才能大聲哭出來。此外患兒喜歡獨處,眼神有時有少許散亂,性煩躁,常用頭撞擊枕頭,有吃鼻屎的習慣。經過筆者四個月的推拿治療,患兒布朗上述症狀基本消失。在社交行爲方面,布朗由喜歡獨處,不與其他孩子玩耍,到能與其他孩子鬧成一團。在語言方面,布朗從原來的祗會復述別人的話,甚至亂說沒人聽得懂的話,到可以自主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能用語言與人進行正常的交流。孩子反應敏捷,眼神清亮,撞枕頭、吃鼻屎、亂説話等不正常行爲沒有出現,其自閉症臨床表現完全消失。由於布朗的自閉症診斷已失去依據,因而可以確認該病已經基本治愈。當筆者將此診斷告知其家長時,家長略表謝意後,長嘆一聲道:“吳醫師,我們總覺得布朗的表現有問題,四歲的孩子所提出的問題太過幼稚,他姐姐這麽大時比他成熟許多。”筆者聽後即明其意,回答說:“那是必然的。他姐姐屬於正常發育的孩子,這孩子雖然有四歲的年齡,但由於疾病的原因,孩子能夠從外界所接受的知識會很有限。如果你把孩子看成二歲,那麽妳覺得他所提的問題幼稚嗎?”“那不會。”家長肯定地回答說。事實上,這位患兒能夠正常地接受日常生活知識的時間的確祗有兩年,那麽,祗有在未來的時間裏,加大各種知識的教育份量,孩子的智力纔有可能跟得上正常的同齡兒童。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自閉症患兒治愈後的困惑
Comments Off on 自閉症患兒治愈後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