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自閉症患兒布朗康復後,又一例自閉症患兒的臨床治療已經基本完成。近期筆者向喬治的家長表達了自己的意見,認爲患兒症情的改善已經達到家長當初所提出的要求,喬治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等方面已經表現出明顯的進步;孩子當初的自閉症診斷依據基本消失,因此可以認爲孩子的自閉症已經痊愈。

喬治的治療期比布朗長得多,有一年半的時間(布朗只有四個月)。在這漫長的治療過程中,孩子的症情經歷過許多起伏。剛開始的三個月治療時間中,孩子的症情改善較爲明顯;在接下來的二、三個月裏,孩子的症情改善似乎處於停滯狀態,但是家長並沒有輕言放棄,而是更加細心地去觀察孩子各方面的微小變化,更加認真地對孩子進行多種訓練。在觀察中他們仍然不斷地發現孩子在各個方面的症情改善。由於他們對於筆者的醫術以及對於療效的許諾十分信賴,因此他們很有信心。在家長的堅持與配合下,筆者終于能夠完成這例自閉症的治療。

喬治3歲前發育基本正常,未見任何明顯病因,祗是比較貪吃,喜好甜食,故其自閉症病因可能為飲食不當。患兒自3歲起即出現孤獨表現,主要體現在有其他孩子時的哭鬧,不喜歡參加群體活動。5歲時被診斷為自閉症(Autism),6歲時被學校鑑定為“輕度智障”。初診時喬治近8歲,在智力方面,患兒成長緩慢,有跟不上年齡的感覺;其思維表現較爲幼稚,煩躁,多動,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不能進行較深層次的對話,不能敍述已經發生的事情。

對照檢查:大運動行爲為正常兒童狀態。
精細動作為正常兒童狀態。
適應能力為正常兒童狀態。
語言行爲為5歲正常兒童狀態。
社交行爲為4歲正常兒童狀態。

患兒09/20/2003初診,接受推拿和中藥治療。經過半年的調治,至2004年03月時,患兒的語言行爲和社交行爲均已成長為6歲正常兒童狀態;學校在2004年04月14日每年一度的評估中,認爲孩子的整體狀況明顯改善,已經不具備“輕度智障”的體徵,從而摘掉了“輕度智障”的帽子。

由於交流障礙,喬治當初的脾氣較為煩躁,動輒就會大哭大鬧。譬如當時家中有位朋友的孩子,患兒就一直哭鬧,甚至嘔吐,直到那位孩子離去爲止;家人出門時,必須事先與其溝通,否則就會鬧個不停;孩子喜歡獨處,不願意參加群體活動等等。經過治療,孩子在與人的交往過程中變得比較融洽,開始表現出關心家人,如幫妹妹收拾玩具,能與家人一起吃飯,關心媽媽有沒有吃生煎包子,並主動將自己包子内的肉餡送給媽媽吃,常與家人擁抱以示親熱等等。之後,患兒變得比較大度,不是過多地計較自己的得失;患兒的情緒變得始終歡愉,家長外出不用先打招呼,可以隨叫隨走;與兄妹均能愉快地玩在一起;有次哥哥不小心把倒給他的一杯果汁喝了,當家長批評哥哥後,將僅餘的半杯倒給他時,他也能愉快地接受。患兒變得比較乖巧,知道以討好家長的方式來獲取零食。患兒較爲聽話,懂得禮貌,譬如吃完餅乾後會對家長說聲“謝謝”。在社會交往方面,孩子在學校裏曾主動要求幫助同學學習;甚至能夠在等待家長接回家的短暫時間内,與外校的學生交談甚歡,上述表現顯示,喬治的自閉、孤獨的症狀已經基本改善。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