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痛的中醫診治
Posted by admin on 11 Feb 2005 at 01:16 pm | Tagged as: Uncategorized
三叉神經痛是指出現在三叉神經分支範圍内反復出現的陣發性短暫劇烈疼痛、無感覺障礙缺失等神經傳導功能障礙一類症狀的疾病。據文獻記載,其發病率為4/10萬/年,該病多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三叉神經痛的病因、病理目前尚不明了,一般認為,當三叉神經根受到某些機械性壓迫或牽拉以及供養三叉神經的動脈發生硬化所致的缺血,髓鞘代謝、營養紊亂,部分神經纖維發生節段性脫鞘變性,在這些纖維之間形成“假性突觸”,一些相鄰的傳入或傳出衝動便可通過“假性突觸”而跳入病覺纖維,造成傳入纖維與傳出纖維發生“短路”而產生疼痛。臨床表現為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内短暫的陣發性劇痛,多呈刀割、電擊、燒灼狀。突然出現的劇痛常反射性地引起同側面部肌肉抽搐,面色發紅,眼結膜充血,流淚或流涎等。疼痛持續時間僅幾秒至幾分鐘,痛止如常人。發作率為一日數次至一分鐘多次,間歇期可長達數月或數年。有半數患者在病區有一異常敏感的觸發點,又稱“扳擊點”,一觸即發,故患者説話、進食、洗臉、剃鬚、刷牙、哈欠或風吹等原因均可引起疼痛發作。隨著病情的發展,發作逐漸頻繁,間歇期逐漸縮短,疼痛逐漸加重,給患者帶來了不堪忍受的痛苦。西醫目前一般多採用止痛劑、鎮靜劑以及封閉、手術等治療。
中醫沒有三叉神經痛這個病名,但根據該病症狀上的描述,應該屬於“頭痛”、“頭風”、“面痛”等病的範疇。中醫古籍中對於該病的認識和治療有著較爲詳細的記載。如明代的王肯堂在《證治準繩•頭痛》篇中說:“醫書多分頭痛、頭風二門,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淺而近者名頭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遠者為頭風,其痛作止不常,愈後遇觸復發也。”又如清代張路在《張氏醫通•面痛門》中指出:“許學士治鼻頞間痛,或麻木不仁,如是數年,忽一日連口唇、頰車、髮際皆痛,不能開口言語,飲食皆妨,在頞與頰上常如糊,手觸之則痛,此是陽明經絡受風毒,傳入經絡,血凝而不行,故有此症。”導致該病發病的病因很多,其中外因可有風、寒、濕、熱等,内因可有肝陽、腎虛、血虛、痰濁、淤血等。中醫處方治療該病重在驅風活血,有其他邪氣者則兼而祛之,有正氣不足者則兼而補之。此外,還需針灸療法配合外治,以近疼痛較劇部位之穴位刺之。中醫治療三叉神經痛療效甚為顯著,一般僅需治療幾次即可痊愈。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 三叉神經痛的中醫診治
Comments Off on 三叉神經痛的中醫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