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的治療和訓練
Posted by admin on 06 Oct 2006 at 07:56 pm | Tagged as: 自閉症
筆者曾經拜讀過許多關於自閉症的文章,其中有些是介紹關於西醫的另類療法,其對於某些個別病例或許有著一定的療效;還有些是家長對於孩子進行有效的功能訓練的體會,其不懈的摯著精神非常令人欽佩。但筆者注意到在幾乎所有的文章中,談論得最多的都是如何對孩子進行功能訓練、而不是針對自閉症疾病本身的治療問題
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由於現代醫學認爲自閉症屬於不治之症,故迷信於現代醫學的人們就以爲只有功能訓練這麽一條路可走,期望能夠通過功能訓練來讓孩子的病情得到改善,以致出現目前這種“以練代醫”的奇怪現象;某些個別家長甚至將筆者能夠治愈自閉症的説法認作是江湖郎中的訛詐之詞而不屑一顧。
當然這種現象的出現並不代表家長不願意治愈自己孩子的疾病,而只是反映出人們崇拜現代醫學的盲目;因爲人們常常以爲西醫的蓋棺定論是不可超越的,更何況是他們難以理解的以模糊概念爲主體結構的整體醫學—中醫,以致會出現這種偏見而貽誤自己孩子的病情。
事實上,作爲發展中的現代醫學,其對於很多疾病並沒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和有效的療法,因而會將這些疾病斷定為[疑難雜症]或者[絕症],以致使得許多這類患者得不到有效的西醫治療。而無數的臨床案例業已表明,有許多這類患者通過中醫療法而得到治愈,從而形成一個個的“臨床奇跡”;就是筆者在美國的幾年時間裏,也已經治愈三例自閉症患兒。可見,迷信西醫現狀的結果只會耽誤自己孩子的病情。
由於迷信自閉症無法治愈的結論,許多家長把功能訓練當作能夠給予孩子幫助的唯一希望,因此,他們會忽視(有些是無法得到有效的中醫治療訊息)對於孩子疾病的有效治療,而只是寄希望於功能訓練。
由於這類訓練對於孩子的某些個別方面有著一定的幫助,能夠幫助孩子獲得某些特定的技術能力,因而人們常常會將這種功能訓練的成果看作是治療效果,這是錯誤的。嚴格來説,功能訓練只能是屬於教育性質,而自閉症的臨床治療則屬於醫療行爲,二者在學術概念上是不應該混淆的。
前面曾經提到過,如若依據現代醫學目前的醫療理論,自閉症這個病是無法治愈的,因而無法通過西醫療法治愈自閉症。而中醫療法完全能夠治愈自閉症,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此外,人們還觀察到,通過某些特定的功能訓練,患兒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會有所增強。那麽,在自閉症的治愈與患兒的功能訓練之間的關係問題上應該如何看待呢?
筆者以爲,疾病的治愈與患兒的功能訓練應該屬於兩個不同的概念。首先,疾病的治愈與否應該與當初的診斷依據是否發生變化有關,如若當初診斷的依據(西醫包括臨床症狀和檢驗數據)得到改善、乃至消失,則説明該病已經得到控制或者痊愈;如若疾病的臨床症狀依然存在,即使患兒通過功能訓練後在某些方面的能力能夠有所改進,也並不能説明孩子的病情已經好轉或者痊愈。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觀察任何成功的功能訓練個案。我們知道,某些自閉症患者對於某個方面的知識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能夠表現出他們的天分,諸如語言、畫畫、音樂等等,還有不少自閉症患者具備著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但這些方面的特長,並不能掩蓋孩子患有自閉症這個疾病的事實。
雖然通過訓練,自閉症患兒能夠獲得某些特定的技術或生活能力,但他們的自閉症狀依然存在,依然會使得他們“自閉”於群體之外,依然會使得他們無法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事實上,在他們身上依然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自閉症症狀,這些症狀存在的本身就清楚地顯示著一個結論,就是不管他們具備哪種能力,他們依然還是沒有脫離自閉症患者的範疇。而筆者所治愈的三個成功案例,由於孩子的自閉症狀已經基本消失,也就是說失去自閉症的診斷依據,因而應該認作為痊愈。所以嚴格說來,功能訓練只能算作是教育,不能稱之為治療。
在筆者治療自閉症的臨床過程中,由於某些患兒初愈時在某些能力方面依然會表現出相對的滯後,因而有些家長對於筆者確認患兒疾病痊愈存有一定的疑慮,他們甚至將孩子在某些技能上的落後當作疾病的症狀來看待。有些細心的家長發現,儘管自己孩子的自閉症狀得以消除,但孩子目前還是不能進入到正常年齡的環境中學習。譬如布朗的家長覺得4歲的孩子表現得很幼稚,喬治的家長覺得孩子由於不具備演講能力而不能進入正常的班級學習,里德的家長反映孩子的表現比同齡的正常孩子還是會稍差一點等等。鑒于上述現象,因而使得有些家長會認爲自己孩子的病情並未完全康復。
事實上,這也是在自閉症的治療和訓練方面所存在的認知上錯覺,病情和能力屬於兩個不同的概念。由於孩子在患病期間存在著學習能力方面之類的障礙,其所能夠接受的知識量會遠遠落後於正常孩子,以至於這些孩子的病症即使治愈、也會在愈後初期出現實際能力仍然滯後的狀況。
其實這是一個需要進行功能訓練的問題。由於孩子已經具備正常的學習能力,因而筆者總會要求家長在孩子康復之後加大知識量的輸入,將平常需要一年半時間學習的知識量在一年的時間内盡可能多地強行灌入;因爲只有這樣,孩子纔有可能跟得上同齡兒童的發育進程。
記得筆者當時回答布朗的家長時說:“如果把您的孩子看作2歲年齡,您會覺得他幼稚嗎?”“當然不會。”事實上由於在孩子患病期間,其接受知識的量會遠遠少於正常的孩童,其表現當然只能是幼稚許多;而家長之所以會認爲布朗幼稚,是她將愈後的布朗與他發育完全正常的姐姐相比較,因而會忽視孩子在患病過程中難以接受知識的事實。筆者還要求喬治的家長對孩子多進行演講方面的訓練,因爲演講的能力一旦加強,孩子就可以進入正常班級學習。所以說,治愈後的患兒雖然學習能力已經恢復正常,但其知識水準的提高必須依賴於輔導教育。
從上面論述中我們知道,所有的功能訓練都是為著提高患兒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屬於教育的範疇,不可能起到治療的作用;而治療則是為著改善患兒的身體病態,其目的是使得患兒的自閉症狀基本消失。所以説,功能訓練不能取代中醫的治療。
臨床上還有些家長將筆者的中醫治療與西醫的復健等療法相提並論,這是很不妥當的。事實上西醫的整個醫學體系都已經將自閉症歸納為[絕症],認爲不可能治愈,其所屬的功能訓練、復健等方法當然也不可能收到治療的效果。
筆者以爲,對於自閉症患兒的中醫治療與功能訓練之間的關係問題很重要,尤其是對於中醫治療有興趣的家長都應該注意。治療與訓練既相輔相成,也不可能相互替代;治療是訓練的基礎,訓練是療效的體現。許多家長反映,經過筆者治療後,孩子訓練的效果變得較爲顯著,不少孩子甚至還被訓練老師當作樣板來宣傳。
事實上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筆者也常常會要求家長進行某種特定的訓練來配合治療,功能訓練是筆者治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輔導部分。由於筆者的治療主要在於提高孩子的接受能力,因而許多孩子的輔導老師都會發現孩子的學習進度會明顯增快。
總之,自閉症的臨床治療與功能訓練屬於相輔相成的關係,治療能夠改善孩子的自閉症情,能夠使得孩子的接受能力提高;必須注意的是這種提高應該反映在多個方面,諸如學習能力、語言能力、社交能力等等。功能訓練雖然能夠幫助這種進步,但其進展不會是全面的,而只會偏向於訓練的内容方面。由此可見,僅僅只是進行功能訓練、或者以訓練來取代中醫治療,是不可能使得自閉症狀消失的。
所以說,家長對於自閉症患兒的治療及其功能訓練應該有個清楚的認識,應該認識到中醫治療自閉症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切切不可以訓練來取代臨床治療。對於那些並不了解中醫學説的家長來説,您可以對於中醫療法持有懷疑態度,也不必試著去詮釋難以理解的中醫模糊概念;但您應該給孩子一個機會,您可以通過讓孩子試診1-2個月的方法來觀察療效;如若治療1-2個月無效,您可以即刻停止治療。
Comments Off on 自閉症的治療和訓練